蔡克振 官方网站

http://caikezhen.zxart.cn/

蔡克振

蔡克振

粉丝:599033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蔡克振,祖籍广东中山(今珠海市),1931年生。1955年毕业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63年至1966年留学越南河内美术学院漆画专业。研究漆画,长期从事漆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曾任:广州美院附中教导主...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壁画家 蔡克振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来源:博宝艺术网

1984年改革大潮初起,全国70多家漆器工艺25间工艺美术研究所,迫切要求提高漆器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改造工作,经轻工业部批准,成立了以工厂、教学、科研、外贸、商业五位一体的群体中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得到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们的支持。对我国传统漆艺素有研究并有专著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世襄先生、我国漆艺界老前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沈福文先生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蔡克振先生等被聘为协会副理事长和艺术顾问。十余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和漆协的朋友们与蔡克振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蔡克振是一位有40年教龄的教育家和漆画家,他在青年时期原是从事油画专业的,1963年,被中央文化部选派越南河内美术学院研究漆画,1966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漆画教学和创作,笔耕不辍。他除了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主任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在广东省和全国兼有许多社会工作,长期以来他积极参加中国漆器质量管理协会(简称漆协)工作,为我国漆器行业和漆画事业做出了贡献,深受同行们的敬仰。

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支持下,中国漆协主办了首届中国漆画展,经过组委会的组织和策划,参展的漆画作者由原来的数十人增加到500余人,作品评选后达700余件,成为我国空前规模的首次漆画展,展览受到中央各部门领导、各国驻华使节和各地专家及观众的好评,中国美术家协会正式确定漆画为我国的新画种,并认为是“中国漆画的里程碑”,展览的成功是和蔡克振等专家们的努力分不开的,也是经过先行者们的开拓工作才取得的硕果,蔡克振曾在漆画展的总结会上提出:“作品的关键在质量,质量的关键在设计,设计的关键在人材,人材在于教育。”因此,在他的倡议下,1987年中国漆协在广州美术学院主办了“第一期全国漆艺设计理论学习班”,他因患心脏病在健康状况不甚好的情况下,仍然主动担任了教学任务,当时全国设计界正在热烈讨论继承传统与创新的话题,他在讲学时提出了“传统是常、创新是变”、“常中有变、变中有常”和“传统无下限”的观点,指出“今天的创新也将成为后人的传统,切不可妄自菲薄”。这一辩证观点对漆艺专业设计和研究人员起了很大鼓舞作用。蔡克振常在论文中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主张将“科研·教学成果推广和运用到生产中去”,他注重:“在现实社会的市场竞争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一句话、一个建议、一项新的设计意匠可以变一般产品为高附加值产品,”在参观先进青年企业家张果喜的余江工艺雕刻厂时,他发现该厂在黑漆底上贴金箔存在技术上困难,立即提出改进意见,该厂老工人高兴地说:“先生一句话,解决了关键问题,保证了质量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当有人间他为什么提供咨询而不收取回报,他淡淡一笑说“我是教师,授业和解惑就是我的责任嘛!”由此可见,他是一位极重师德和乐于助人的人。

作为一位教师,蔡克振甘为人梯,很重视言传身教,为表彰他的教学成绩,广东省多次评选他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并载入《广东省改革开放群英谱》,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他的敬业精神贵在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耕耘,1979年他带领助手赴福州漆器工艺厂,虚心学习该厂装饰技法,亲自动手制作了50多块漆装饰样板,历届学生都从中学习了串富的漆的艺术语言。

数十年来,蔡克振在冗繁的工作中仍不断地创作新作品,在他的漆画里常体现出一种浓郁的漆味,且具有东方的审美情趣,特别是黑漆、红漆及肌理的运用,更富有独特的天趣,如1975年作《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漆画中,石牌门楼两旁耸立着两棵挺拔的英雄树,火球般的红棉花衬托着金色的琉璃瓦筹,铁红的院墙和苍郁的树叶更显出古朴庄重的美。1977年的《百合花》、《丙寅清明日》、《报春》等作品表现了作者在那个年代的感情,1979年,他应邀在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了巨幅的漆壁画《葵乡》表现了郁郁葱葱的南粤风光,为探索巨幅漆画开了先例,由于他有坚实的造型基楚,因此一旦和传统髹漆技法结合起来,便在作品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风貌和特质。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并被各艺术博物馆收藏。蔡克振是新中国漆画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也是现代漆画领域里辛勤的探索者,1987年,他在广州主持了“求索展“他的多幅作品给人们以美好、新颖的印象。

蔡克振在艺术讲坛上默默地工作了数十年,他的履历近乎单纯,然而他所承受的压力却也像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地沉重。事业上、工作上、经济上的压力和健康上的困扰,无疑会对一位艺术家产生过重的负荷。我和他很久没见面,这次过穗顺便去探望了他,使我惊叹的是在他离休后,居然又创作了许多的新作品,如《三月的凯里》、《龙鱼》、《金秋》等,竟都是那么富有生命力和那么清新。我知道蔡克振为人谦和,不大愿意标榜自己,然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凡受过他的教导和帮助过的朋友和学生都对他十分尊重,辛勤耕耘。